【特色疗法】这些中医特色疗法有效解决您的后“股”之忧
更新时间:2025-05-29 07:27:31 点击量:
肛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病、多发病,痔疮、肛裂、肛周脓肿、肛瘘、肠息肉、肛肥大、肛窦炎、结直肠肿瘤等都属于肛肠疾病范畴。
据统计,肛肠疾病的发病率超过60%,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、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精神心理等因素的影响,发病率呈上升趋势。
在肛肠疾病的治疗上,西医主要采取局部用药、口服药物和手术治疗等方式,但单一的西医治疗存在不良反应明显、易复发等问题。
中医在肛肠疾病的治疗上有着独特优势,不仅绿色安全、治疗方式多样,而且能较好地缓解术后肛门坠胀、肠液外漏、狭窄、失禁、疼痛等并发症,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治疗肛肠病的中医特色疗法除常见的中药汤剂内服和中药涂搽外,以下这些你知道吗?
在八髎穴上及其周围区域进行隔药、隔姜灸的一种外治疗法,可强腰益精、补益下焦、健脾除湿、调经止带、清热通便、温通膀胱经。
适用于便秘泄泻、妇科疾病原发性痛经、盆腔炎、腰痛、坐骨神经痛以及尿失禁、尿潴留、尿频等泌尿系统疾病。
亦称熏脐法,是将药粉填充脐部,上置艾柱灸之的一种疗法,集中了穴位、灸法、药物的多重作用,有激发身体经络之气、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、调整脏腑阴阳平衡的功效。
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,敷贴到人体穴位,通过刺激穴位,激发经气,达到通经活络、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、行气消痞、扶正强身作用的一种疗法。
借用中药热力及药理作用熏蒸患处,以达到疏通腠理、祛风除湿、温经通络、活血化瘀的效果。
将中药加热后装入布袋,在人体局部或一定穴位上移动,利用温热之力使药性通过体表透入经络、血脉,从而温经通络、行气活血、散寒止痛、祛瘀消肿。
以按法、点法、推法、叩击法等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,具有减轻疼痛、调节胃肠功能、温经通络等作用。
将中药药液从肛门灌入直肠或结肠,使药液保留在肠道内,通过肠粘膜的吸收达到清热解毒、软坚散结、泄浊排毒、活血化瘀等作用。
除以上提到的几种疗法外,虎符铜砭刮痧、全息经络刮痧、平衡火罐、雷火灸、耳穴、中药离子导入、穴位注射等中医特色疗法亦能有效改善肛肠疾病带来的便秘、腹胀、腹泻、腹痛等症状,方法多多,供君选择。
肛肠疾病的自我护理尤为重要,有助于促进受损肛门的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
1.饮食合理有节:应保持高纤维、低脂肪、低刺激性的饮食,以促进肠道蠕动,保持大便通畅。避免过度饮酒、吸烟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2.保持肛周卫生:便后应及时清洁肛门,保持肛周干燥,避免感染。建议使用温水或温盐水进行清洗,并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或沐浴露。
3.避免久坐久立:长时间坐着会增加肛门周围压力,不利于病情恢复。因此,建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活动,避免久坐。
4.保持心情愉悦:肛肠疾病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,进而影响其情绪和心理状态。因此,患者要学会自我调节,家属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,提供心理支持,帮助患者树立信心,积极配合治疗。
5.有问题及时就医:当您出现肛门周围不舒服的现象,一定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肛肠专科就诊。
楚雄州中医医院肛肠科始建于1979年,是医院最早成立的临床专科之一。2011年6月通过云南省重点中医专科评审,现为国家中管局“十二五”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,2018、2019年连续2年荣获艾力彼中国中医医院“最佳临床型专科”称号。科室主要以中彝医联合西医的方式治疗大肠肛门疾病,诊疗水平居全州领先地位。2015年发展为两个病区:肛肠一科和肛肠二科。
肛肠一科主要收治肛肠疾病(混合痔、内痔、外痔、肛裂、肛瘘、肛周脓肿、肛门狭窄或失禁、肛瘤、结直肠良性肿瘤、肛门直肠脱垂、骶尾部藏毛窦、化脓性汗腺炎及小儿肛瘘、孕产妇肛肠疾病)、盆底疾病(顽固性功能性便秘、压力性尿失禁、直肠肛门痛、性功能障碍、产后盆底康复、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、盆底术后功能重建恢复)患者。
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,科室摸索总结出一系列凸显专科中医优势和特色的诊疗技术,如PRH术(自动痔疮套扎术)联合改良混合痔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;多切口隧道浮线术治疗肛周多间隔脓肿及高位复杂性肛瘘,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(口服、灌肠、热罨包)治疗溃疡性结肠炎、功能性腹痛综合征;人工周期疗法、生物反馈疗法配合中彝医“益气滋阴通便法”及“温阳通便法”治疗慢性顽固性便秘等。研制开发出便血合剂、抗炎合剂、痔消洗剂、黄连素软膏、红药膏5种中彝药院内制剂运用于临床,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。